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百年德比恩怨!为何阿森纳的死敌是它
本赛季英超第12轮焦点战,阿森纳主场迎战托特纳姆热刺,这也是历史上第181次北伦敦德比。作为足球之都,伦敦拥有12支职业球队,每支球队的历史都超过百年,为何偏偏阿森纳与托特纳姆热刺成为仇怨最深的一对死敌,为何北伦敦德比成为英国乃至世界足坛最著名的德比之一呢?
【首战1887,但非伦敦德比】
阿森纳与托特纳姆热刺的第一次碰面,要追溯到遥远的1887年11月19日,不过那并非历史上的首次北伦敦德比,因为当时还叫“皇家阿森纳”的枪手,主场位于普拉姆斯特德公地。普拉姆斯特德现在是东南伦敦格林威治自治市的一个辖区,但当时隶属于肯特郡,阿森纳俱乐部的创立地伍尔维奇也是同样情况。所以130年前的那场对决,实际上连“伦敦德比”都算不上。
据史书记载,那场友谊赛在热刺的主场进行,最终结果是主队2-1取胜。有个小花絮:阿森纳球员赛前迟到导致开球时间推迟,由于当时还没有球场照明设施,所以天变黑后比赛只能作罢,提前15分钟结束。不过,这次迟到是否“故意”并无公论,也谈不上埋下了两队恩怨的种子。
早期阿森纳的队徽
1888年,伍尔维奇成为伦敦大都会的一部分,阿森纳算是“进城”了。19世纪末两队之间的另一场著名较量,发生在1898年,热刺在当时的主场诺森伯兰公园做东,而那时的阿森纳已改名为“伍尔维奇阿森纳”。多达15000名球迷涌入这座球场,正所谓人满为患,部分拥趸爬上顶棚观战,导致看台突然倒塌,造成人员受伤。这起事故迫使热刺开始寻找新的球场,一年后,他们搬入白鹿巷。
【始于1913,北伦敦德比诞生】
两队第一次正式交锋,是在1909年12月4日的老英甲联赛,伍尔维奇阿森纳1-0力克托特纳姆热刺,那是南伦敦与北伦敦的对决。何时演变成北伦敦德比的呢?得从1910年说起。当是时,阿森纳深陷债务危机,濒临破产,时任主席亨利-诺里斯认为俱乐部迁到更富庶的地区是解困方案。诺里斯是西伦敦球队富勒姆的董事,而阿森纳董事威廉-哈尔是富勒姆主席,于是诺里斯提出两家俱乐部合并的建议,遭到拒绝后,又希望能共用富勒姆的主场克拉文农场,再遭拒绝。
身为眼光卓越的商人和政治家,诺里斯没有产生受挫感,而是放宽视野,继续寻找更合适的地点。1906年,北伦敦伊斯灵顿自治市的吉莱斯皮路地铁站开通(后来在赫伯特-查普曼的游说下改名为阿森纳地铁站),诺里斯洞察其中蕴藏的机会:“从皮卡迪利广场过来,只需10分钟就能欣赏到一场高水平的比赛,那会有多少球迷来这里看球啊。”遂在地铁站旁寻得一块土地,与其所有者签下21年租约(1925年买下),斥资12.5万英镑兴建海布里球场。
阿森纳搬入海布里
海布里距离白鹿巷只有3英里,距莱顿东方的主场也很近。阿森纳从南边跨越泰晤士河跑过来抢占地牌,自然引起这两家俱乐部,特别是托特纳姆热刺的不满。热刺向足球联赛提起抗议,但1913年3月经过会议讨论后,联赛方面认为阿森纳的迁址并不违反规定,这让北伦敦“地主”既不爽也无奈,只能接受多了一个“最近邻居”的现实。不过直到今天,热刺拥趸还认定对手是外来户,每逢德比必高唱“北伦敦是我们的,北伦敦是我们的,去你的伍尔维奇。”
【恩怨1919,枪手暗箱操作阴热刺】
无论如何,“北伦敦德比”从此正式诞生。只是当时热刺在英甲,阿森纳屈身英乙,不在同一级别联赛,正式比赛无从交手,所以首次德比发生在1914年8月22日的友谊赛上,级别更低的阿森纳却取得5-1大胜。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,两队也常在战时地区联赛里碰面。
一战期间,诺里斯当上英军战争办公室的征兵军官,因立战功于1917年被英王乔治五世封爵,后来又成为保守党议员,因此结识了许多高层权贵,而他的好友当中,就有足球联赛主席、利物浦老板约翰-麦肯纳。
1919年一战结束,联赛重启,英甲决定从原来的20支球队扩军至22队。如何操作?原定的办法是:战前最后一季即1914-1915赛季的英甲倒数前两名(切尔西和热刺)不降级,英乙前两名(德比郡和普雷斯顿)升入英甲。该赛季,阿森纳只获得英乙第6(实际是第5,官方计算错误,直到1975年才改正),升级?根本轮不到他们。
诺里斯爵士
但架不住诺里斯有翻天的能耐。他先说服联赛官方放弃原来的想法,增加扩军候选球队数量,连英甲后两名都算上,由常务委员会投票决定。接着,他一方面拉拢切尔西主席,表示只要阿森纳升级,一定力保切尔西留在英甲;另一方面,邀请委员会成员前往海布里,参观这座他极力维护、投入巨大的美丽球场,以海布里能带来更多的门票收入为由,说服委员会成员,麦肯纳也从中帮忙,力荐阿森纳。
切尔西之所以降级,是因为1915年4月曼联与利物浦携手打假球,后来有7名球员被终身禁赛。因此,让蓝军继续留在英甲本来就是大家的共识和决定,诺里斯先打巴掌再给甜枣,卖个顺水人情而已。英乙前2名也确定升级,于是最后的升级名额在英甲副班长热刺和英乙第3到第8名之间展开。
事实证明,诺里斯的游说成功了。委员会的投票结果是:阿森纳18票,热刺8票,巴恩斯利(英乙第3)5票,狼队(第4)4票,其余6票被伯明翰(第5)、赫尔城(第7)、诺丁汉森林(第8)瓜分。这样一来,阿森纳就力压热刺拿到最后一张扩军门票,这两支北伦敦球队也从此结下血海深仇。
【百年情仇,“叛徒”火上添油】
自那之后,阿森纳一直在顶级联赛征战,热刺则几经沉浮。两队正式比赛里的第一次北伦敦德比,是在1921年1月15日的英甲联赛,阿森纳做客白鹿巷1-2告负。进入1930年代,兵工厂在赫伯特-查普曼的带领下成为英格兰的足坛霸主,查普曼、乔-肖与乔治-阿里森先后率队5夺英甲冠军。而1935年3月6日,北伦敦德比最大比分诞生了,阿森纳6-0血洗白鹿巷!
不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足球恩怨让位于同仇敌忾。与老特拉福德遭德军轰炸,曼联借用曼城的缅因路球场一样,海布里也遭到浩劫,热刺同意阿森纳暂用白鹿巷球场比赛。而从50年代开始,除1977-1978赛季以外,北伦敦双雄同在顶级联赛征战,每个赛季至少两场德比成为常态,亦成为双方球迷心中一年里最重要的比赛。
既然是死敌,阿森纳与热刺之间的人员往来就绝不会频繁,甚至可以说是罕见,而一旦发生,涉事人往往就会被老东家的球迷视为“叛徒”。乔治-格拉汉姆就是阿森纳拥趸眼中的叛徒,他曾执教阿森纳9年,拿到2个老英甲,1个足总杯,2个联赛杯和1993-1994赛季欧洲优胜者杯冠军,堪称功勋教头,但1998年成为热刺主帅后,每逢德比,迎接他的都是枪迷的嘘声和“犹大”的标语。
不过格拉汉姆的经历与索尔-坎贝尔相比,真不算什么。坎贝尔是热刺的队长,亲口说过“永远不会加盟阿森纳”的话。2001年他合同到期,热刺很有诚意,送出全队最高薪请他续约。经过数月的谈判后,所有人都认定坎贝尔会留在白鹿巷,他突然发话,以想踢欧冠为由做出离队的最终决定。以英格兰国脚中卫的实力,自然不愁去处,也有许多豪门相邀,但坎贝尔出人意料的选择以自由身加盟阿森纳!
是年11月17日,坎贝尔以球员身份重返白鹿巷,热刺球迷不仅高举“犹大”的旗帜,更对他破口大骂,要求他滚出球场。最令他感到伤心的是,哥哥托尼-坎贝尔出现在了白百合拥趸的人群中。不过从成绩来看,坎贝尔的“背叛”是成功的,他加盟第一个赛季就荣膺双冠王,最终在阿森纳夺得2个英超冠军和2个足总杯冠军。
阿德巴约则是从阿森纳加盟的热刺。他是英超时代北伦敦德比的最佳射手,2006-2009年间效力阿森纳,后来转投曼城,被外租到皇马和热刺,2012年正式加盟白百合。这一年的11月17日,他来到酋长球场,在满场嘘声中为热刺早早首开纪录,但第17分钟,多哥前锋铲倒前队友卡索拉,引得英超第一名哨韦伯亮出红牌将其罚下,他只能在场边目睹球队被阿森纳5-2大逆转。
除了坎贝尔和阿德巴约,先后效力过两队的还有帕特-詹宁斯、本特利、加拉等名将。伟大的查普曼,球员时代也效力过热刺。而如今热刺的头号球星哈里-凯恩,8岁时就加入阿森纳青训营,但一个赛季后遭到解约,最终在死敌那里成名。后来温格说道:“我不知道这件事,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。我觉得这有些可笑,也有点气愤,为什么让凯恩走了?不过在当时,小球员们流动性很大。”
还有其他球员,因为某起事件成为对方球迷的“公敌”。比如沃尔科特,2014年1月的足总杯德比,小老虎受伤下场时遭到热刺球迷的硬币攻击,坐在担架上的他用双手比出2-0(当时的比分)予以回击,更点燃了白百合拥趸的怒火。
北伦敦德比的气氛格外火爆,红黄牌满天飞是寻常事,得牌数量仅次于默西塞德德比。球迷之间也是彼此仇视,极度憎恶对手的成功。英媒曾报道,2014年阿森纳夺得足总杯冠军,终结9年进球荒,一名正在监狱里服刑的热刺球迷闻之大怒,竟然干翻了12名警察以泄私愤。
论成绩,自温格上任以来,每个赛季笑到最后的都是阿森纳球迷,持续了21个赛季,枪迷还创造了“圣托特纳姆日”(当赛季阿森纳的联赛排名确定高于热刺的那一天),以戏谑嘲讽死敌。然而波切蒂诺成为热刺主帅之后,白百合逐渐翻身,最终于上赛季勇夺英超亚军,将阿森纳压在身下。“圣托特纳姆日”不在,这次北伦敦德比,枪迷需要忍受刺迷的嘲笑了,这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仇恨将继续加深。
【结语】
伦敦有众多足球队,阿森纳也有众多死敌,比如切尔西,比如伦敦之外的曼联。红蓝大战是伦敦德比,有地缘性,但蓝军毕竟是在西伦敦,而且两队之间的争斗,更多是在阿布入主、切尔西崛起之后,尤以温格和穆里尼奥的个人恩怨最具代表性;枪魔大战曾被认为配得上“英格兰德比”的殊荣,很多枪迷都觉得曼联可排在阿森纳死敌的前两位,但那是因为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,两队是直接的争冠对手,弗格森与温格互相视为仇雠。而阿森纳多年无冠,两位老人早已化尽干戈;爵爷退休后,曼联陷入低谷,与枪手一样不再是夺冠热门,敌对的意味也就淡了。而无论情势如何发展,时代如何变迁,阿森纳与热刺的百年恩怨已经浓得化不开,北伦敦双雄永远是彼此心中最仇的敌。